一、全文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二、注释
- 神州:这里指中原地区。
- 兜鍪:即头盔,此处借指士兵。鍪,音 móu。
- 坐断:占据、割据。
- 曹刘:指曹操与刘备。
- 生子当如孙仲谋:曹操率大军南下,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,感叹道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!” 仲谋,孙权的字。
三、翻译
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呢?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。千百年的盛衰兴亡,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?往事连绵不断,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。
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,已统领着千军万马。他占据东南,征战不休,没有向敌人低过头。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?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。难怪曹操说:“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!”
四、赏析
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,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、为国效力、收复旧山河的壮烈情怀,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感,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,蕴含着对苟且偷安、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。
上阕 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”,词人站在北固楼上,想到沦陷的中原,开篇一问,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势。“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”,词人由眼前的风光联想到千古兴亡之事,往事悠悠,如同这滚滚东流的长江水,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。
下阕 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”,歌颂了孙权年少有为,能独霸东南,坚持抗战。“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”,作者通过设问,突出孙权的英雄形象,借曹操之口,进一步强调孙权的非凡。同时,以古喻今,暗示南宋朝廷应像孙权那样奋发图强,而不是偏安一隅。
全词通篇三问三答,互相呼应,风格明快,气魄广阔,基调昂扬,与辛弃疾同时期所作的另一首登北固亭词《永遇乐》相比,一风格明快,一沉郁顿挫,同是怀古伤今,写法大异其趣,均为千古绝唱。
五、作者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,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,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。但提出的抗金建议,均未被采纳,并遭到打击,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、铅山一带。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,不久病卒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,在苏轼的基础上,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,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,后人遂以 “苏辛” 并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