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农政全书》简介 选摘 作者 典型考题

在本文快速跳转:简介 选摘 作者 典型考题

一、简介

《农政全书》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,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,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,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,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 “农政” 思想。

全书分为 12 目,共 60 卷,50 余万字。12 目中包括:农本 3 卷、田制 2 卷、农事 6 卷、水利 9 卷、农器 4 卷、树艺 6 卷、蚕桑 4 卷、蚕桑广类 2 卷、种植 4 卷、牧养 1 卷、制造 1 卷、荒政 18 卷。

二、选摘

  • “水利者,农之本也,无水则无田矣。水利莫急于西北,以其久废也;西北莫先于京东,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。” 强调了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,以及在西北尤其是京东地区兴修水利的紧迫性和可行性。
  • “凡治田,须识时宜、土宜。时宜者,谓寒热不同,各应其候;土宜者,谓肥瘠不同,各适其情。” 体现了因时制宜、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原则。

三、作者

徐光启,字子先,号玄扈,上海县法华汇(今上海市)人,明代著名科学家、政治家。他在数学、天文、历法、军事、测量、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。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《几何原本》前六卷,引进了西方的科学知识。同时,他重视农业生产,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,总结出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经验,撰写了《农政全书》这部重要的农学著作。

四、典型考题